“五一”前后,各地紀檢監(jiān)察機關(guān)通報了一批違紀違法典型案例,其中不少案例表明,一些黨員干部滑向腐敗深淵的起點,往往始于一盒茶葉、一頓宴請這樣的“小事”。那些所謂的“人情往來”,實則是腐化變質(zhì)的導火索,最終會將公權(quán)力的防線腐蝕殆盡,在“小意思”中演變成“大問題”。
不正之風是滋生腐敗的溫床,腐敗往往是從量變到質(zhì)變的結(jié)果。梳理眾多風腐一體案件不難發(fā)現(xiàn),涉案人員往往會先借違規(guī)吃喝拉近關(guān)系,再以收送財物“加深感情”,最終行勾連攀附之實。“圍獵者”往往不會一開始就提出“我拿錢、你辦事”的要求,而是用家長里短拉近距離,借噓寒問暖建立信任。飯桌上的推杯換盞、牌局中的稱兄道弟,這些精心設(shè)計的情感套路,讓部分黨員干部在“自己人”的假象中放下戒備。當黨員干部一旦在投其所好的拉攏面前放松警惕,把阿諛奉承當作真情流露時,公權(quán)力就可能淪為為個別人謀取私利的工具。
“微邪者,大邪之所生也?!爆F(xiàn)實中,諸如“小錯不算錯”“小節(jié)無害論”的錯誤思想仍有市場,少數(shù)黨員干部在收受禮品時安慰自己“僅此一次”,在違規(guī)宴請中總想著“下不為例”,殊不知,每破一次規(guī)矩都在瓦解紀律意識,每撕一道口子都為貪婪欲望開閘?!靶《床谎a、大洞吃苦”,不少腐敗分子就是從吃點喝點開始,漸漸丟掉原則,在思想防線上打開了缺口、留下了暗門,在“溫水煮青蛙”式的“圍獵”中迷失自我。長此以往,貪欲之心愈發(fā)膨脹,在私欲的泥淖中愈陷愈深,在自欺欺人中自我麻痹、腐化變質(zhì)。待到“眼前無路”時,方悟“悔之晚矣”。
一頓不該吃的飯、一份不該收的禮,不僅是作風問題的具體表現(xiàn),更是檢驗黨性的試金石。有的黨員干部在“吃點喝點不算事”的心態(tài)中自我放縱,實際上是混淆了公私界限,模糊了紀律底線。只有守住這些看似無關(guān)緊要的“小事小節(jié)”,才能明辨大是大非,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。
新征程上,黨員干部要時刻保持清醒頭腦,不被糖衣炮彈俘虜、不被貪腐之欲所累,面對各種誘惑,要嚴以修身,正心明道,防微杜漸,不以“下不為例”而破例,不以“小事無妨”而破防,始終心存敬畏,慎獨慎微,方能永葆本色。 (靳大勇)